5月14日,学校校长陈德泉走进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为200余名小学生带来了题为《以浙江精神为帆,做奔涌向前的“弄潮儿”》的生动宣讲。
“‘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曾经连种粮食都困难,到如今发展成为经济强省、创新高地,浙江实现伟大变革的密码是什么?”面对同学们求知的眼神,陈德泉用生动的案例、详实的数据,解码了藏在历史长河里的答案——浙江精神。
“浙江精神是浙江的‘根’和‘魂’,是推动浙江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柱’,始终激励着浙江人民励精图治,开拓创业。”为了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感悟浙江精神,陈德泉以浙江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为主线,深情回顾了浙江人民在各个历史阶段展现出的“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精神特质。从良渚先民到吴越王钱镠再到95后工程师,从义乌人“鸡毛换糖”走天下到浙江青年“数字火炬手”惊艳全球再到杭州六小龙横空出世声名鹊起,各行各业浙江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浙江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求真务实是浙江精神的基石,诚信和谐是浙江精神的灵魂,开放图强是浙江精神的动力。”在历史传承和现代实践的融会贯通中,陈德泉娓娓道来,带领同学们重温了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奋斗历程。特别是在讲述阿里巴巴一部手机连接世界、胡庆余堂“戒欺”匾额、春晚扭秧歌机器人等案例时,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将浙江精神融入自己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实践中。
“浙江精神不是浮于文字里的缥缈概念,是薪火相传熬就的文明膏方,其味贯春秋,其香透今古。”立足新时代新机遇,陈德泉强调,做奔涌前进的“弄潮儿”,必须在传承中悟透浙江精神的“祖传配方”,在践行中给浙江精神装上“涡轮增压”。
“‘浙江人’不是出生证,而是奋斗证!”陈德泉深情寄语,勉励同学们把浙江精神作为人生指南,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学习,以“诚信和谐”的理念与人相处,以“开放图强”的精神开拓创新,用每天的“一点点较真”“一点点诚信”“一点点勇敢”,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为浙江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现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亚亚以《战地家书:最可爱的表情包》为题,向同学们讲述了战地家书的故事,带领同学们感受志愿军烈士用热血浇灌和平的赤子之心和浙江精神在历史烽火中的铿锵回响。
本次宣讲是学校持续贯彻落实“新时代变革实践”主题宣讲巡讲活动要求,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活动,也是深化学校“真理的味道·之江红韵”大思政课品牌建设的特色举措。未来,学校将充分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多视角、多维度讲好“真理的味道”大思政课,让师生理论学习“活”起来、“燃”起来。